秋季来临,气温逐渐降低,雨量减少,空气湿度也相对下降,气候趋于干燥。秋气与肺相应,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损伤肺阴,进而引发口干咽燥、干咳少痰、皮肤干燥、便秘等症状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咳中带血的情况。因此,秋季养生重在防燥。
起居养生
秋季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敛,人们的起居作息也应随之做出相应调整。
《素问》中记载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 早卧是为了顺应阴精的收藏,从而涵养 “收” 气;早起则是为了顺应阳气的舒展,使得肺气能够得以舒展。
重点需注意三处不能受冻:
其一,腰部不能冻。腰部着凉后,容易致使寒邪侵犯腰腹部,进而引发腰腹部疼痛。
其二,腹部不能冻。腹部受凉会引起腹痛、腹泻,长此以往,脾胃会受到损伤。
其三,后背部不能冻。后背受凉最易导致寒邪入侵肺部,从而引起感冒、发热等症状。
饮食养生
秋属肺金,酸味收敛补肺,辛味发散泻肺。
所以,秋日宜收而不宜散。应尽量减少食用葱、姜等辛味食物,适当多进食酸味清润的食物。秋分时节的 “燥” 属于凉燥,秋燥易损伤津液,引发咽喉、鼻腔、嘴唇干燥以及干咳、声嘶、皮肤干裂、大便燥结等症状。
此时,宜多选用甘寒滋润的物品,如白萝卜、百合、银耳、淮山、莲藕、芝麻、鸭肉等,它们能够起到滋阴润肺、养阴生津的作用。
养生汤推荐
1.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
木瓜750克、花生米100克、生鱼1条(约450~500克)、猪踭肉300克、粟米2个、红枣5枚、生姜3片。
2.青萝卜陈皮煲鸭汤
青萝卜600克、陈皮1/4个、老鸭1只(约600克)、生姜2~3片。
3.玉竹百合猪瘦肉汤
玉竹30克、百合30克、猪瘦肉300克、生姜2~3片。
运动养生
秋季养生,重在 “收”。
在运动方面,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较小的项目,例如步行、打太极拳、骑自行车、跳舞等。这样可以防止出汗过多,避免阳气耗损。
切不可大汗淋漓,因为一旦如此,寒气就容易通过毛孔进入人体,从而引发疾病。
情志养生
在情志调养方面,最为主要的是培养乐观的情绪,保持神志的安宁。可以多开展轻松平缓的体育运动,从而让忧郁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于无形。
”一分秋意一分凉,野外繁露披衣裳“
秋分时节
大家一定要注重身体健康哦
免责声明:本文仅做健康科普,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,且不提供诊疗建议。如有相关疾病,请及时于正规医院就诊,谨遵医嘱。其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供稿:中医科 黄友佳 编辑:宣传办
一审:杨君、黄友佳 二审:刘艳平 三审:涂剑
栏目:妇幼健康科普